{展覽評論}「是什麼使今天的影像如此不同,如此有魅力?」
在還未進入場館實習前,便稍有有耳聞此檔展覽。主要歸功於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覽主視覺與展名。以及其在我腦中引發的多個問題。
[影像]是展覽中主要討論的命題,還是那個是什麼的[什麼]?
所以到底是什麼讓影像有魅力?是策展人,藝術家,或是觀眾腦補出的「差異」(différence)?
抱著求知的態度(同時帶點批判),第一天開始實習的我打開剛剛館員傳來的展覽介紹音檔,但在按下播放鍵前,我決定先巡視展場一番。就從門外的主視覺看板與文宣品開始吧!
<是什麼使今日的影像如此不同,如此有魅力? >
展名源自英國普普藝術家Richard Hamilton的作品<是什麼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,如此有魅力?>將家庭替換成影像,並在主視覺的設計上,同樣使用拼貼手法,將參展作品共置於居家的背景圖中,如同一張一頁式的作品圖錄,影像在此主要目的為宣傳。
展場主要分為三個展間(以下為方便定位,由進入順序稱其為 一展 二展 三展區)。三個展間各自放置了一幅黃海欣的繪畫作品,這三幅敘事性的繪畫,如同空間的索引,而它們作為三個展場中,彼此對照的重要角色,其佈置的方法也顯現出策展人對展品位置的巧思。
第一個展間中,在黃海欣<闔家觀賞>的繪畫作品旁放置了一張與畫面相似的藍色絨布木椅與盆栽,這套三件式組合在展間的角落與王雅惠<旁觀者>三頻道錄像相互對視,當觀眾看向電視螢幕時,這位觀賞中的旁觀者已進入由兩件作品組成的影光場域之中,在與<闔家觀賞>中的角色動作謀和的同時,也成為<旁觀者>所反射出的影像。其巧妙的佈置方式,在兩件作品間拉出一道聯通的長廊,在發現這個沒有被標示出的秘境的當下,不免於內心讚嘆其細膩且富哲思的設計。在這段三角關係中,影像(畫.電視.觀眾)正謙卑的走進生活,無害的外表掩護其侵略性的意圖,其實我們早已深陷其中。
第二展間,光線明亮,陽光透過落地窗漫入展場,被黑色的窗簾布擋下後,化成三段可閱讀的文字,分別繡在不同的角落,這是蔡宗勳的<西曬> ,藝術家透過裝置重新詮釋一段感知經驗,如同繡在布簾上的文字,若將部分日常擷取出來,「當下」隨即充滿詩意。窗戶的一旁是黃海欣<家庭練習#4(小)>,畫中光源方向與落地窗謀和。張卉欣的<一些成為天空的照片>將廣告、帆布輸出…等佔據城市天空的人造物件,透過化學藥劑將其抹去,並輸出成照片貼於牆上,輸出的質感與穩定的布置方式,使作品在視覺張力與身體的感知強度,不如其他的作品來的強烈,但正巧位於11樓的鳳甲美術館,能提供一個與之相呼印的窗景(居高臨下的優越感),這些放置於落地窗旁的輸出物,標示出窗景也是一種有價的影像。總體而言,相較第一展間的處理方式,第二展間作品彼此的關係更為獨立。(筆者至今仍未於作品間,發現得以使思考路徑延宕的通道。)在這以落地窗作為主要光源的第二展間中,作品透過與窗景的交互關係,確實增添許多需實際走訪才得以閱讀的趣味。
第三展間是空間最寬敞,且光線最充足的一個展間(相較於第二展間自然光,日光燈k數較高)。但同時也是令引發我最多疑惑的地方。
首先位於展場右方的黃色沙發與檯燈以及植物,試圖營造居家的氛圍,但在<David>的歌聲以及其不自然的表情下,相較於一展間的家具與其他兩件作品構成一個對話的整體,家具與日常物件在第三展間中跟作品間是斷裂的。
莊培鑫的<David>起源於一組網路購得的男性照片,透過網路與現實的不斷轉譯,與其衍伸出的一系列事件,點出網路時代下,存在與真實之間的矛盾關係。然而作品中的金屬支架與輕質土做成的雕塑物件,筆者認為與網路的虛擬性之間沒有明顯的連結,同時產生藝術家為何選擇此媒材的疑問。
展間的另一頭也同樣也放置了多台電視,鄞冠宏的《大家都叫我觀音》其非高清的畫質與簡陋的布景,令人聯想到網路上低配的重製電影片段或是GIF圖片,藝術家在一旁的輸出紙上,以一種相對即興與直覺的方式,手寫下自身對這些影像的回復。此件作品相較於此檔展覽中的其他創作,具有明顯的議題性,甚至強過對影像本身的討論。
想到這,看回一旁牆上的繪畫。黃海欣的<好日子>,在使用大量網路圖像的第三展場中,再次發揮其索引的功能,畫中低頭看手機的宴會賓客,在向觀眾發出訊息,「今晚,我想來點⋯⋯網路迷因」。
是什麼使今日的影像如此不同,如此有魅力? 沒有過於繁雜的文本內容,與艱澀的論述,在一次終於鼓起勇氣與策展人搭話後,我向其表示這檔展覽對於有創作背景的觀眾來說是容易閱讀的。他也提到展覽提出的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,希望透過這檔展覽中的作品,來讓觀眾理解當今藝術家是如何詮釋與使用影像的。此展覽提供給觀眾一個結構分明,且分區明確的展覽閱讀經驗,策展的概念、動線、展品與場所物件的安排都相當精準,因其空間的巧妙安排,此展覽可作為,實際的觀展經驗為何無法被替代的絕佳例證。在線上展演正夯的疫情時代,尤其令人省思。
Σχόλια